“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黃河中游砒砂巖區抗蝕促生技術集成與示范”中的“砒砂巖侵蝕巖性機理研究”、“砒砂巖固結促生技術研發”和“砒砂巖改性筑壩技術研發”三個課題啟動會在江蘇舉行。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時明立代表項目牽頭單位,重點說明了國家經費管理辦法、科研資金審計要求,希望課題承擔單位切實履行責任、強化管理,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項目首席專家、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姚文藝對項目的組織形式進行了簡要介紹,強調了加強各單位之間溝通交流的必要性,不僅要打“正面戰”,也要打“配合戰”,希望在規定時間圓滿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基礎上能夠提交更有分量的科研成果。
本次啟動的三個課題分別由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東南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承擔,三家科研單位均具備雄厚實力,擁有結構合理的科研團隊。啟動會上,課題和專題負責人分別對各自課題、專題研究任務與分工、技術路線及實施方案等進行了溝通交流,課題內部也進行了充分討論,對所做初步工作進行了匯報,各課題形成了會議紀要。
該項目除開展“砒砂巖侵蝕巖性機理研究”、“砒砂巖固結促生技術研發”和“砒砂巖改性筑壩技術研發”三項研究外,還將在砒砂巖典型分布區進行“抗蝕促生措施立體配置技術集成與示范”,研究水土保持材料—工程—生物措施、坡面-溝道系統二元立體配置模式,建設抗蝕促生措施立體配置示范區,分析評估示范區監測試驗研究和示范區效益。
啟動會期間,科研人員赴中國宜興國際環保城學習,參觀了合作單位艾特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位于南京的東南大學牽頭的玄武巖纖維生產及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江蘇杰成凱新材料。